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教材划重点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框架图表体系,通俗易懂易记。
每章的知识梳理框图,在全方位把握重要考点的同时,提纲挈领地以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形式,呈现重要的考点、难点,脉络清晰,一目了然,更容易记忆。
2.下划线+星级标记,透彻剖析必考点
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考点难点进行了整理,全书考点均按重要程度分为一星(一般了解)至五星(熟练掌握),并对关键词用下划线进行了标记,方便考生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3.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参考大量传播学相关资料对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4.精选考研真题,补充典型习题
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传播学考研真题,并补充了典型习题。所选习题涵盖的知识点全面,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立即阅读 >>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本章概要】
本章主要论述了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本章考点以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为主,在学习时,需要着重对传播的定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传播与信息、社会信息系统、精神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等内容加以把握,并大致了解互联网环境下的群体极化现象、互联网环境下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等内容。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传播 ★★★
1传播的定义(见表1-1)
表1-1 传播的定义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本质是一种信息共享。
(2)依托于社会关系进行,又反映着社会关系。
(3)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社会行为。
(4)共通的意义空间是否在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存在,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条件。
(5)传播包含行为、过程、系统三个层面的含义。
考点二:传播与信息 ★★
1信息(见表1-2)
表1-2 信息
2社会信息(见表1-3)
表1-3 社会信息
3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
(1)为传播学引入了信息这一概念,增强传播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2)为传播学引入社会环境的因素,拓宽了传播学研究视野,将传播活动置于更广泛的社会系统和社会环境之中,深化关于人类社会传播规律的认知。
内容来源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答案 | 扫码阅读 |
考点三:社会信息系统 ★★★
1社会信息系统概述(见表1-4)
表1-4 社会信息系统概述
2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见表1-5)
表1-5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
考点四: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1)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了精神交往理论,见图1-1。
图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
①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一类是交往。交往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体现着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性,包括借助物质媒介的人类物质性交往活动,以及借助“语言”媒介的人类精神性交往活动。交往与生产密不可分。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两类:a.物质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对应着交往中的物质性交往关系;b.精神生产,即语言资料(道德、法律、制度、意识形态、宗教、政治等)的生产,对应着交往中的精神性交往关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组成人类生产行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组成人类交往关系。人类生产活动与人类交往活动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辩证运动中共同推动着人类总体活动向前发展。
(2)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理论为科学唯物主义传播观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前提条件:
①“精神交往”与“传播”在概念上一脉相承、联系密切。
②以精神交往理论视角出发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克服了既往传播学研究(行为主义传播学)的视野局限。
③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密切联系,精神生产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精神交往关系的发展。因此,以精神交往理论来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必然要考虑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精神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对传播活动的影响与制约。
④精神生产的产品是信息,而精神生产行业包括内容产业、信息产业或文化产业。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区别在于:物质产品消费物质本身,信息产品消费精神内容(意义)。
(3)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启示
在传播学范畴中,不能将传播过程孤立出来进行研究,必须将传播放在社会总体系统(人类生产活动和人类交往活动)中加以探索;也不可对人类信息传播行为进行抽象考察,必须将其与特定条件联系起来,与其他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
完整版链接: /EBook/999207.html
【推荐】达聪学习网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考点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页数:283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