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六版课后题答案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框架图表体系,通俗易懂易记
每章的知识框架图和考点归纳表,在全方位把握核心考点的同时,提纲挈领地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重要的考点、难点,脉络清晰,一目了然,更容易记忆。
2.星级标记+拓展延伸,透彻剖析必考点
每章的核心考点均按重要程度分为一星(一般了解)至五星(熟练掌握),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方便考生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3.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参考大量政治经济学相关资料对逄锦聚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6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4.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
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所选考研真题涵盖的知识点全面,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立即阅读 >>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①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生产和消费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a.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
b.消费品的消费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②生产与消费具有相互决定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b.消费一方面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交换。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作用途径为:交换——产品需求——生产。
(3)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①分配的种类:
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不一样。
a.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
b.在资源分配上,分配决定生产。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
收入分配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2、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其作为经济范畴,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2)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性质决定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3)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与物的关系,而是要从这种人与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4)产权对主体要有经济意义,即财产主体要从中获得一定利益。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的权利得以实现。这样,产权在实现过程中就有着明确的经济界区,它规定主体在经济交往中行为和权利界限。就是说,产权是被特定的经济关系所规定的主体在一定界限内对客体的各种权利,这种权利规定着财产人格化主体在经济交往中的行为和目的以及行为方式。

内容来源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答案
扫码阅读

 

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答:(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为了同自然界作斗争,人们相互之间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而人们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物质资料和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而建立起来的,它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就会影响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表现在: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当适应生产力要求的某种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以及被另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同样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一定会冲破这种生产关系的束缚,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不仅提出变革某种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且规定了生产关系发展、变革的方向和程度。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归根到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不能长期地落后于生产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决定着一种生产关系向另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过渡,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掌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关系的原理,自觉遵循和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答:(1)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着社会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它决定着某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2)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支配经济单位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组织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如何划分经济管理中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权限和责任以及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基本关系如下:
①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联系
a.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都要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不适应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b.经济体制在受生产力决定的同时还受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要为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服务,合理的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将阻碍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c.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系统的范畴。经济制度属于本质关系层次,它是某一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生产关系本质属性的结合。经济体制属于经济运行关系的层次,它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
a.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经济制度强调经济利益关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组织关系。
b.二者反映的层次不同。经济制度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的所有制关系,而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社会经济中较为浅层次的关系。按照经济制度的规定性,可以将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区分为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等;按照经济体制的规定性,可以把同一社会经济制度的经济体制区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c.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有不同样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

……

 完整版链接:

http://dacai.100xuexi.com/EBook/999592.html

【推荐】达聪学习网 “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复习笔记+课后习题答案”

  • 页数:400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立即获取

 

本文由达聪网整理,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分享给朋友吧!
来源:http://dacai.100xuexi.com/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目录
关闭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