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西医综合考点讲义笔记整理
同等学力申硕《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笔记重点整理
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总结归纳各个单元的重点考点知识,氛围五个章节,方便考前快速理解与记忆。
立即阅读 >>
第一章 生理学
考点一、生理学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考点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过程。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
2.兴奋性(反应性)
兴奋性是指生命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3.生殖
生殖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考点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反射来调节机体的活动,控制机体的能量活动等。
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生成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小循环的途径来调节机体功能活动。
3.自身调节是指许多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考点四、人体功能活动的反馈控制
1.正反馈:正反馈是指被控制的部分发出信息给控制部分,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2.负反馈:负反馈是指被控制的部分发出信息给控制部分,最终使受控部分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考点五、稳态与内环境概念
1.稳态:稳态是指机体能通过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的概念:细胞生存的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功能
考点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础,其中镶嵌着不同功能的蛋白质,部分寡糖链的结构。
2.跨膜物质转运形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吐(出胞)和胞吞(入胞)
表2-1 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3.载体、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概念
(1)载体是细胞膜上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可以与特定的物质结合以发生构象改变,从膜的另一侧将该物质释放,从而将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
(2)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在其结构发生改变时,可以形成离子通道,促使某种离子发生顺浓度梯度的转运。
(3)离子泵是指能消耗ATP形成的能源,驱使特定的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穿过质膜的ATP酶。
考点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主要的有以下3种:
1.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过靶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变化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2.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过与靶细胞膜上和蛋白偶联的特异受体的结合,再引起膜内侧胞质中的第二信使(如cAMP,IP3,DG等)含量的变化,实现对细胞内功能的影响。
3.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的膜外受体部分与配体结合,调控膜内酶活性而完成信号转导。
考点三、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兴奋性是指细胞在受到刺激时,可以发生电位变化的能力。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是达到阈值,阈值是指恰好令细胞发生动作电位时候的刺激的强度。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以及它们形成的原理
(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①静息电位是指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②细胞的静息电位与K+平衡电位有关。
(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①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足够强的刺激时,细胞膜发生一次可变动并且传播对的电位波动。
②细胞受到一个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电压门控钠通道开放,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超过膜对K+的通透性。Na+迅速大量内流,以致膜内负电位因正电荷的增加而迅速消除,进而出现正电位。
3.兴奋的引起和兴奋传导的机制
(1)兴奋的引起是刺激达到细胞膜的阈值。
(2)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可兴奋细胞发生的电位变化,可经过细胞膜向远处传播,表现为整个动作电位的传播。
内容来源 | 同等学力申硕《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笔记 | 扫码阅读 |
考点四、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1.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骨髓肌是由大量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的肌质中含有大量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
2.骨髓肌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
兴奋-收缩耦联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动作电位通过横管传至肌细胞深处→激活肌浆网终末池膜上的Ca2+释放通道→释放Ca2+,与细肌丝上的肌钙蛋白结合,使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肌质网钙泵可回收和再蓄积Ca2+,肌细胞舒张。
3.神经-骨髓肌接头的结构和兴奋传递
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运动神经末梢→末梢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Ca2+进入轴突末梢内→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与终板膜上的N2型胆碱受体结合→终板膜对Na+、K+的通透性增大→出现Na+内流和K+外流→使终板膜去极化。
考点五、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1.根据骨骼肌收缩时张力及长度的变化区分为: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2.根据肌肉的刺激频率不同,肌肉收缩呈现单收缩或强直收缩两种形式。
第三单元 血液
考点一、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及其功能
1.血液的组成
人类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统称为血细胞。
2.血液的理化特性
(1)血液比重: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0。
(2)血液的黏度:全血的相对黏度(相对于水的黏度)为4~5,血浆的相对黏度为1.6~2.4。
(3)血浆渗透压:血浆是含复杂溶质的水溶液。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溶质构成。由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4)血液酸碱度: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波动范围极小。
3.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物质运输、缓冲酸碱度、免疫和防护以及体温调节等功能。
考点二、血细胞的功能
1.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体内产生的酸碱物质。
2.白细胞的功能
(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变形、游走和吞噬细菌和异物的能力。
(2)单核细胞:具有运动和吞噬能力,主要杀死病毒、疟原虫、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3)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产生抗体,执行体液免疫。
3.血小板的功能
(1)维持血管壁完整性。
(2)参与生理止血,有助于止血。促进血液凝固,形成牢固止血栓。
考点三、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1.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其基本过程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将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凝血酶进一步将纤维蛋白酶原变为纤维蛋白酶,启动凝血。
2.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包括4种成分,即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激活物与抑制物。
……
完整版链接: /Ebook/971138.html
【推荐】达聪学习网“同等学力申硕《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笔记重点整理”
第一章 生理学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 第三章 病理学 第四章 内科学 |
第五章 外科学
第一部分 普通外科 第二部分 胸外科 第三部分 骨 科 第四部分 泌尿外科 |
- 页数:87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