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第2版考研真题题库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部分为回忆版)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本部分严格按照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编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提高解题能力。
立即阅读 >>
名词解释题目节选
1、得意忘象
答:得意忘象是三国魏王弼的哲学用语。意是指圣人思想;象是指卦象;言是指卦辞、爻辞。王弼提出一种解《易》的义理之学,认为万物的唯一共同特征就是“存在”,称为“有”。但这个“存在”排除了任何具体内容,等同于“无”。王弼阐发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的思想,以“无”言之,体现了他对经验世界的否定性取向。
2、经学既理学
答:经学既理学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持有的基本观点。“理学”即新儒学。南宋以来,儒学发展过程中王阳明学派,使本来依靠经书为道德标准的新儒学发展成了以自我为道德标准的新儒学。顾炎武提出“经学既理学”,意在重新使新儒学回归到以经学为道德标准的轨道上。
3、前识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4、通几
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创造的术语,意即哲学。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即哲学。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内容来源 |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题库 |
扫码阅读
5、无名
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古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6、三表法
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墨子的三表法首次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表现出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和实际功利的思想倾向。但墨子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7、离坚白
答: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与“合同异”相对。语出《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他们认为人们感官接触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只能是绝对分离的独立体。他们用“离坚白”来论证这一观点。认为眼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由此断定,“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这一观点具体分析了感觉接触事物的特殊性,但却夸大了其特殊性,割裂了人的认识功能的统一性。
8、性三品
答:性三品是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是善的,不需要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这两种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人数众多,可名性。东汉王充根据禀气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他认为性善是中人以上,性恶是中人以下,善恶混是中人之性。唐代韩愈明确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与生俱来的性包括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在三品中的比重各不相同。韩愈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都是封建等级关系在理论上的反映。
8、与命与仁
答: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谈及“利”“命”“仁”三者的关系,集中表达了他的思想结构,即不太谈及“利”,而认可“命”与“仁”。对“命”的认可是指在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盲目的、客观的和必然的,人人都要遵守。承认“命”并不意味着消极等待、放弃努力,还要遵守仁道,主要表现为对人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 页数:101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 来源:/Ebook/964887.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