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跃捷新闻理论配套考研题库
雷跃捷《新闻理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
立即阅读 >>
名词解释
1、媒介融合
答:“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换言之,“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
2、舆论监督
答:对受众而言,舆论监督指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对新闻传播者而言,舆论监督是其重要角色权利之一。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与批评的权利。新闻传播者作为公民,这项权利体现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利用新闻传播媒介对政府、公务员及其他人士的行政业绩、个人品行和违法失职行为进行公开报道,以实施监督与批评。
3、公共新闻学
答:公共新闻学,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新闻事件的新闻理论。公共新闻学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在报导事件的同时传递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努力让所有受一个社会公共议题影响的人都能在报导中表达自己的声音,并且鼓励记者和公民之间建立一种有来有往的对话,也尽力让所有受同一个问题影响的人都能在报道中表达自己的声音。
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论的学者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罗森(Joy Rosen)教授。按照公共新闻学的要求,媒体不仅仅提供信息,也不仅仅设置议题,而且还要引导或发起社会公众来讨论问题,达成共识,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
4、法兰克福学派
答:法兰克福学派是指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以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而著称。它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施蒂纳等人的传统,受叔本华、尼采和狄尔泰的非理性思想影响,并受新康德主义、韦伯的“文化批判”和社会学的启迪,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看来,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对立。这种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
5、“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报刊的四种理论是由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在其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出的。这四种理论分别是: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①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其代表是马基尔维利《君主论》,“国家安全高于一切,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严格制约自由讨论和信息的传播。”②自由主义理论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年代,本质上体现着自有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其代表是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和约翰.米尔的《论自由》。③社会责任理论是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为基础的,其核心是强调新闻工作的责任,责任和自由并存,自由不能滥用。④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为集权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的集合体,由于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因此书中对此部分颇有偏见,一般为后人所遗弃。报刊四种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新闻学进入大众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扫码阅读
6、集合行为
答: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该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包括两种: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7、第三人效果
答:第三人效果是指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其假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感受有关,假设“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较大的效果。”另一个部分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这些行动就组成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不是很直接的效果。
8、网络成瘾
答:网络成瘾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在网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网瘾症有五种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视听成瘾。同时,网瘾症也会带来多种心理危害,包括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群、无责任感等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技术崇拜等。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雷跃捷《新闻理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 页数:182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 来源:/EBook/999985.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