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解。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根据教材和微观经济学相关资料对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4版)教材每篇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
立即阅读 >>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篇 概论

一、思考题

1、有人说:“计划经济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我们没有搞好。”你看呢?

答:从理论上讲,如果具备必要的条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能做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有四位经济学家从数学上严格加以论证,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是,从实践上看,计划经济所必需的条件比市场经济更难满足。现代经济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政府难以及时掌握全部信息,不适于集中决策。列宁早已指出:“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等于官僚主义空想。”历史经济表明,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国民经济都濒临崩溃边缘,因而大都先后转向市场经济。所以,除非处于战争等非常时期,必须有计划地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外,都应当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问题不在计划经济好不好,也不是搞得好不好,而是根本不可能搞好。

2、经济学是科学,但经济学家的政策见解很少完全一致。这是为什么?

答: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经济学帝国主义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大部分领域。经济学研究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性:自然现象是可重复的、可逆的,社会现象则相反,是不可重复的、不可逆的。自然现象的类属是清晰的,社会现象的类属是难以分清的,或者是模糊的,对于同一个社会科学的结论,不同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解释。经济学家受到其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政策见解可能就会差异较大。具体而言,其原因有:

(1)政治立场不同。经济学属于研究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政策主张不同。

(2)经济思想不同。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有时会截然不同。

(3)经济理论不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主张国家积极干预,强调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而货币主义则强调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4)经济信息不同。即使同一学派、观点相同的经济学家,由于各自掌握的经济信息不同,政策主张也不会完全相同,经济信息的多寡会影响经济学家的主观判断。

3、有人说:“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管理。”请对此加以评论。

答:该说法是不准确的。

微观经济学以市场经济中的单个消费者(或称家户、家庭)和生产者(或称厂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决策或生产决策,来说明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进而说明稀缺性的资源如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和汇率等整体经济的问题,故又称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涉及的变量主要是与稳定国民经济的政策有关的变量。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它通过对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分析来说明国民收入以及其他总量的决定与变动。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现象,都是一国的经济运行,只是研究方法不同:微观分析从个量入手,宏观分析从总量入手。微观与宏观是以研究方法而不是研究对象来划分的。因此,说“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管理”,是不准确的。

4、某君曰:“我这个人,宏观上还可以,微观上有不足。”这种说法对吗?

答:这种说法不对。他原本要说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从整体上还说得过去,但是在局部某些方面有些不足。在这里,某君用的不是宏观、微观的原意。宏观原意是指总量、总体,微观原意指个量、个体。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局部上看,单个的个人都是个体,都属于微观研究的范畴。

内容来源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
扫码阅读

 

5、“经济人”都是利己主义者,但为什么国内外都有人助人为乐、舍己救人?

答:“经济人”,也称为“理性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经济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1)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即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

(2)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3)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经济人”既追求物质利益,也追求精神安乐。此外,“经济人”假说是一个实证结论,而不是道德规范。

6、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缺乏诚信,有人断言“这都是市场经济给闹的”。试问:市场经济是否必然导致道德沦丧?

答: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导致道德沦丧。

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属于经济学,伦理道德属于伦理学,这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范畴。经济学正是脱离伦理学以后,才成为真正独立的学科。

(2)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未必具有反向关系。经验表明,市场经济发达,伦理道德未必低下;市场经济不发达,伦理道德也未必高尚。市场经济导致道德沦丧这种说法,在理论上得不到证明,在实践中也得不到证实。

(3)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解放后几乎绝迹的种种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甚至变本加厉。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道德沦丧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这种将发生在前的事作为因,将发生在后的事作为果的推理,被称为“后此谬误”,是经济分析中常见的陷阱。当然,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转型,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规制尚不完善,也给各种歪风邪气以可乘之机,但这决不能归咎于改革开放,正如节日花盆被抢不能归咎于摆花一样。

(4)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党中央历来是非常明确的。在经济政策上,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保护私有财产,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得正当利益。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把经济主体利益放在首位,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伦理道德上,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7、按照市场供求原理,商店里的商品理应天天卖光,为什么每天打烊时商店货架上总有存货?

答:市场供求原理:在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价格又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使市场达到均衡。但是,市场供求原理并没有指出市场上的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必须时刻保持均衡状态,而是允许非均衡状态的存在,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供给和需求会逐步由非均衡状态实现均衡状态,这种调整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商店里货架上有存货,并不违背市场供求原理。

具体而言,商店货架上总有存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理论上说,市场出清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供求会不断地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调整。在此转变过程中,会出现存货现象。

(2)从现实经济而言,现实市场往往是不完备的,因此完全竞争的市场往往并不存在,市场不可能出现立即出清。

(3)从实践上说,一般商店都必须保持必要的存货周转量,防止出现脱销的现象,以便每天一开业就有商品供给。

8、根据需求法则,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反向变动,为什么这些年来绝大多数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同时上升?

答:需求法则是以其他条件不变为前提,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反向变动,这是一种短期内的静态分析。从长期来看,其他条件不可能不变,需求量就未必始终与其价格反向变动,这需要进行长期动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进入小康,收入、偏好等其他条件都有很大变化。随着收入日益增加,需求曲线不断右移,导致产品价格与其需求量同时上升。

9、在许多城市,公共汽车和地铁都十分拥挤,有人主张通过提高票价缓解供求矛盾,有人不以为然。你看呢?

答:由于公共交通是大众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公共交通的需求一般是缺乏弹性的,票价提高不会大幅减少人们的需求。但是票价提高,反而有可能会使居民交通费用支出增加,从而降低了居民的福利水平。因此,通过提高票价来缓解供求矛盾,解决公共交通的拥挤状况是不可行的。此外,公共交通提价也要采取听证制度,一般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因此,增加公共汽车、地铁的线路和班次,改革公共交通的管理体制,提高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是缓解供求矛盾的更加合理而可行的方法。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 页数:399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 来源:/Ebook/993511.html

立即阅读

 

本文由达聪网整理,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分享给朋友吧!
来源:http://dacai.100xuexi.com/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目录
关闭
目 录